2020-06-29
雨水入滲係統工藝流程一般較簡單,主要包括汙水截流或預處理措施、入滲設施和溢流設施。雨水滲透設施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組合。雨水入滲方案的選擇和規模主要根據工程的具體要求和現場條件確定。
根據雨水入滲的不同目的,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控製初期徑流汙染;
二是為了減少雨水流失,降低徑流係數,增加雨水入滲,但對調節利用雨水和控製洪峰流量沒有嚴格要求;
三是以調節、儲存和利用(補充地下水)或控製洪峰流量為主要目標,要求達到一定的設計標準;
在這三種情況下,雨水入滲係統的設計將大相徑庭。在第一種情況下,集水區地表或水體附近的植被主要用於設計淺層植被溝、植被緩衝帶或低勢綠地,吸收和淨化雨水徑流中的汙染物,保證溢流和排水的暢通,一般不需要專門的水力計算和蓄水計算土壤質量要求也較低;在第二種情況下,也有一些類似的情況,也盡可能多地利用綠地或開采透水性土地,對土壤的雨水滲透性有一定要求,但對雨水滲透設施的規模沒有嚴格要求,或進行適當的調節和水力計算,保證溢流和排水暢通;第三種情況不同。首先,根據暴雨設計標準,確定需要調節的徑流或減少的洪峰流量,並根據設計要求確定當地土壤的滲透係數和滿足要求,根據現場條件選擇一個或多個合適的雨水入滲設施,並通過水力計算確定雨水入滲設施規模(入滲麵積、長度、調節庫容等),達到調節、儲存、利用和抑製洪峰流量的目的,以及雨水徑流過流量超過設計標準。
在城市居住區、公園等區域,雨水滲透係統的設計一般采用多種雨水滲透設施的組合。
上一條: 無負壓供水設備自動保護功能試驗
下一條: 一體化泵站的優勢分析